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十万家以上的教育培训企业,但能够发展壮大并在全国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大型知名教育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企业也就那么十来家, 为什么小企业变成大品牌非常艰难?为什么大型教育企业格外稀缺?笔者认为跟当下非常火爆的一个词“工匠精神”有关。什么是“工匠精神”?简单地讲就是指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一种耐心、专注、坚持的职业精神,这在当下心浮气躁的教育行业变得弥足珍贵。笔者以中国规模较大的的职业教育公司达内教育集团作为分析视角来透视优质品牌教育企业是如何诞生的?以“工匠精神”和“企业价值”作为切面来诠释优质教育企业的成功的秘密。
达内从一个小企业发展到职业教育独角兽得益于“工匠精神”
笔者认为首先大多数教育企业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经济利益,从而忽略了只有持续打磨教育产品的品质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灵魂,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只把教育产品当成商品运营而非产品运营,但我们看教育行业里的大的品牌机构,如新东方的托福、GRE考试培训,好未来的小班培优皆是多年打磨的精品课程,新东方、好未来也因为这些爆品课程在行业里树立起企业品牌地位,因此,多于大多数中小型教育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打磨教育产品,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以职业教育为例,很多老牌职业教育公司还在简单地引用印度IT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而且十几年不曾改变,达内从创建开始就立足于中国本土国情,研发根植于企业的真实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的课程体系,并每半年课程升级一次。不仅如此,在教学系统上, 达内不断创新并持续打磨,从2002年行业内开创C+E课程体系的TTS2.0,到2005年开创远程教学模式的TTS3.0,到2010年教学内容标准化的TTS6.0,到2012年教学过程标准化的TTS7.0,2015年TMOOC平台上线的TTS8.0,到2016年开创“因材施教、分级教学”教学模式的TTS9.0.这样达内就建立起高高的课程迭代能力和行业领先的教学能力的壁垒。
其次,教育行业本身是个高门槛,需要持续的“工匠精神”才能形成教育企业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在“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教育”成为理所当然,但笔者认为对于教育行业,正确的是“教育+互联网”,为什么呢?首先,互联网只是工具,是手段,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教育是高门槛,因为教育企业要想把教育做好,需要不断打磨它的教育体系,包括师资培训体系、课程内容和教材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研发体系等等,这么复杂的一个教学体系如果不具有严谨的“工匠精神”,不能耐心、专注、专业地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很难成功。如果一个教育企业线下没有把产品做好,线上也很难把产品做好。
达内14年基业长青的根基是不断地创造企业价值
《大国兴衰》的作者保罗肯迪尼在书中谈到一个重要观点: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是生产价值型国家,企业也如此,看看苹果、看看星巴克的崛起就知道。笔者认为,一个企业能不能成功要归根于它能不能不断地洞察产品的价值、洞察客户的需求,洞察产业链和行业的痛点?达内的成功要归功于它能不断地为客户和产业链提供价值。下面从七个维度来诠释达内提供企业价值:
一、国家层面:培养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
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由人才、创新、制度三项基本元素构成,在这三个基本元素里,人才是最重要的元素。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看这个国家的产业工人的数量和素质,达内培养的职业人才就是产业工人中重要的一部分。什么是人才?就是训练有素的人。在新技术浪潮来临之际,中国是否能够占领新的技术浪潮至高点,关键还看高素质技术人才供给情况,达内恰恰做的就是技术人才的培养的工作。
二、产业层面:供给技术人才,促进产业生态化蓬勃发展
IT互联网行业是一个人才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最关键的就是人才,笔者引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永芳先生的一段分享:达内是2012年把集团总部迁入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的,在短短的四年里,整个下沙的产业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由于达内的入驻,促进了整个下沙经济开发区产业生态蓬勃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行业,全国前十大电子商务企业有6家已经入驻下沙经济开发区,不仅如此,经济开发区的跨境电商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吸引了各个行业前三名的电子商务企业入驻下沙,这都跟达内教育集团的入驻息息相关,因为无论是IT互联网行业还是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都是关键,所以,我要感谢达内近几年对下沙做的工作和努力。
三、社会层面:缓解社会矛盾,降低就业压力,增加社会安定和谐氛围
一个国家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就业率下降会影响社会矛盾增加,大量年轻人不能按时工作也会增加社会不安定的气氛,破坏和谐环境,所以,任何一个国家的就业问题都是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6年有765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再加上中学毕业、高中毕业、高职毕业的学生,累计有1500万名学生将进入社会,而且这个数字正在逐年增加,这无疑会给国家和社会很大的压力。IT职业教育主要就是帮助培训者就业,达内成立至今已经帮助30万以上大学生实现了优质就业,而且,达内帮助的学生大都是二本、三本就业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和社会的压力。
四、高校层面:促进高校职业教育改革和转型,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就业率
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技能型。在全国600所高校向职业教育转型中,达内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龙头老大,扮演者重要角色。达内目前在高校有三个层次的合作,初级层面的合作是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例如,达内与东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大学都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中级层面合作,达内与大学共建专业,例如,达内与临沂大学、山东六所高校进行的专业共建;高级层面合作,达内与大学共建学院,例如,达内与黄淮学院、浙江海洋学院东海学院等都联合共建学院。对于高校和学院,达内14年深耕职业教育领域,可以为高校职业教育转型提供参照和借鉴,提供成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于高校教师,达内是国家师资培训承办单位,可以帮助高校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对于高校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