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腾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然后加上一些微创新,成就自己。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树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现在腾讯的要产品有产品,要品牌有品牌,缺的就是标准了,要做一流的企业,必须引领行业发展,做制定行业标准的带头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反正我看完这篇文章,结合之前腾讯某高层关于移动产品设计的言论,就有这样的感觉。
从需求度、速度、灵活度等七个维度解释互联网产品创新,把14年来腾讯的内在转变和经验得失总结为创造生物型组织的“灰度法则”,这个法则具体包括需求度、速度、灵活度、冗余度、开放协作度、创新度、进化度等7个维度:
1、需求度: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产品对需求的体现程度,就是企业被生态所需要的程度;
2、速度:快速实现单点突破,角度、锐度尤其是速度,是产品在生态中存在发展的根本;
3、灵活度:敏捷企业、快速迭代产品的关键是主动变化,主动变化比应变能力更重要;
4、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
5、开放协作度:地扩展协作,互联网很多恶性竞争都可以转向协作型创新;
6、进化度:构建生物型组织,让企业组织本身在无控过程中拥有自进化、自组织能力;
7、创新度:创新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充满可能性、多样性的生物型组织的必然产物;
看完这些“度”会让人很晕,不知道讲了啥,其实就是在说腾讯最近发展的一些经验,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为手段,快速做出某一个模仿他人的产品,类似产品有很多,这个过程当中允许失败,有些微创新,然后把所有的资源打包做开放平台,最后宣布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当然原意肯定不是这样的,肯定是我曲解了,不过这样看上去更加浅显易懂。
腾讯大盗——互联网产品创新
腾讯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产品线也很多,横跨了整个互联网的产品线,该有的产品都有,不该有的产品也在准备有,也有几款非常成功的产品,虽然有些产品的成功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然后加上一些微创新。不可否认,腾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互联网行业的巨头,某些腾讯的产品也已经深入人心,可爱的企鹅形象为大家所认可;在互联网行业,一些所谓的腾讯模式也都出现了,不过这个是成则王败者寇,谁成功了就都会以成功者为榜样。
但是腾讯虽然发展迅速,但行业口碑却一直不怎么好,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其中所含的褒贬相信大家都能够看的出来,以至于大家有了新想法新创意,想要去实现的时候要先考虑一下如何不被快速的模仿。
不过从某些方面来看,这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里面,大企业有,但是口碑很好的不多,以前的淘宝算一个,现在的淘宝也是深陷泥潭,大家的熟悉的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大部分都出自以前的淘宝或者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