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是初级工程师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好把自己苍白干瘪的简历填的炫丽饱满.然而随着时间的积累,简历上的项目是挺"饱满"的了,但我们只看"外表"的行为造成了自己另一个困境:看似很资深,其实又没有做过什么有难度的事情,工作了十年可能只是 1 年的工作经验用了 9 次. 青岛达内培训是以实战项目为主要教学方法的IT职业技术培训,能够而有效地缩短同公司具体要工需求之间的差别.

正如有些去面试的资深android工程师,从简历上看确实是能看到他辉煌的项目经历,在经历之下会发现简历中没有深入的地方.有些虽然写的很有技术,但是确实只是在使用API的程度而已;有些解决问题的方式很有技巧,但还不成体系.
可惜没有多走两步,没有去研究和扩展.
一、那么如何改变呢?
对方也在问我这个问题,而且很迫切,迫切到希望我今天说明白之后他明天面试就可以变得深入.
我很无奈且直接的说明了这个多半不可能.如果是可能的话,别人也可以很快掌握核心技术变得很深入.但长期的话我认为是可能的,比如给自己半年的时间,对以前项目中的某一项技术框架进行学习扩展和实践.最好能利用一下你目前所在公司的资源,比如做这个框架的项目组,和他们搞好关系,向他们学习、和他们讨论你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但是绝对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让你通过看一下或者临时准备一下就提升到有深度的地步.如果你能做到,必然是已经在某方面是个很精深的高手了,自然可以忽略我说的话.
二、没有深度的原因
我们没有技术深度,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回避问题,第二是没有兴趣.
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选择往往是回避它,不管是从设计上还是从技术上,或者找到其他的替代方案,如可使用别人的开源库,使用别人造出来的轮子.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想有更深一步的提升或者更有技术深度的话,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明白,至少把别人是怎么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搞明白.
第二关于兴趣,很多人没有往更深入的地方多走两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兴趣,一点都不好奇.如果我们遇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解决方案、框架或者一些诡异的问题,但我们完全不想去"招惹"它们,唯恐避之而不及,自然,我们也失去了在这些点上有突破与深入的机会.
三、自己该在哪个点上深入呢?
我们工作了很多年之后,技术一定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广度自然不必说,你也会明白它的必要性.深度最好是跟自己的兴趣或者比较接近的工作模块相关,如果你在公司相关的模块深入,你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或者是你感兴趣的模块的话,即使没有资源,由于你很有兴趣,你也会有办法去找到你需要用的东西的.
我们永远不缺方法.
四、带领和被带领
技术的深度是一个带领和被带领的关系.青岛达内培训拥有系统的就业增值服务,例如:职业素质课、模拟面试、就业推荐等.
关于这点我本身就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我刚开始做Android开发的时候,我的工作是去维护Android自带的系统应用,客户提的问题或者进行二次开发,我都能很好的解决.然后就会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反正也是闲着,我就找了个系统应用里面最简单的一个应用(记事本)练练手.
我想既然这么简单,那我就自己照着写一个吧,就从零开始实现一个记事本应用.当我开始写时,颠覆了我对安卓应用的理解,我发现以前认为懂的地方自己都没懂,我遇到了很多毫无头绪的问题,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应用,我要靠不停的对照原版的代码实现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才确信真正的做和看中间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你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去做事情解决问题,哪怕你觉得自己想出了很好的点子,好像灵光一闪,很巧妙的解决了客户的问题,但其实这只是一种技巧,在怎么建造这个应用、构架和设计组织这种大的方向上,你并没有多大的实质进步.
这个时候你只是一个跟随者,你是被别人的源码带领着的.
即使你看过和使用过很多应用框架,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是添加了些许纸上谈兵的资本.你始终是一个被带领的人,带领者给你定好了框架,给你定好了一条大路,然后你在他定好的道路上耍了一下滑头,却生出一种假象:觉得自己很厉害,很有技巧.
而你自己写一个这样的框架,或者去设计一个思路,去指定一个方向和路径的话,你会发现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你是要做带领别人的人?还是要做一个被带领的人呢?
五、小结
没有技术深度是大多程序员的一种常态.
并不能说这是一种坏的或者好的现象,这只是一种合理的状态,因为很多工作,很多人从事的项目并不需要有多少技术深度.即使你有深度,你也可能发现用不上.对于大多数人,合乎理性的做法不是去追求技术深度而是够用就可以了.
但转到个人的话就不一样了,在技术上你需要够用,但是在某方面上你需要有一定的深度,以突出你自己的学习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而且这个能力是要有成功案例来背书.
特别是当你成为一个资深的工程师的时候,很多公司并不希望你还是那样平庸,没有深度.虽然你会纳闷,我就算有深度你们也不一定用得上呀?然而到了这个级别的人需求量并不像初中级开发那么多,公司更理性和稳妥的做法是选择有深度的人,不是吗?
更多青岛达内培训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