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人类发明机器的那一刻起,就再没有什么"铁饭碗"了.不同科研或者学术机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几篇"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预警报告,再由媒体取一个耸动的标题,引发年复一年的争议.
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工智能的快速爆发,将会带来大量人员失业,十年后50%的人类工作将被AI取代".
李开复
虽然这话有点耸人听闻,不过这种预测并非毫无根据.据国外媒体报道,牛津大学与耶鲁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未来50年内机器人将取代包括货车司机和作家在内的数百万个人类工作职位.
研究发现,未来10年内最有可能被自动化的是机械性任务,到2061年,人工智能将可完成所有人类任务,到2136年将取代所有人类职位.
最近一次比较严厉的预警来自麦肯锡.它测算了 800 个工种、2000 多种工作行为的自动化风险指数,告诉人们又有一些职位将要被自动化取代了,其中食品巨头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最危险,图书管理员 86% 的工作也将不能幸免
行政文员、秘书、助理
说起来,行政也是够委屈的.虽然看似掌控着运作一个机构的权力,但更像润滑油,而非驱动力--作为支持性部门,有的时候他们调侃自己为"后勤".在公司业绩不好,出现裁员可能时,他们往往也是被首先考虑的.
如果有更便宜的替换对象,比如打卡机换掉考勤员,Siri 换掉秘书,日程软件换掉助理,为什么不呢?
财务:银行柜员、出纳、会计、审计
随着网络支付转账的兴起,再加上微信支付 支付宝等等扫描支付的便利,未来即将进入无纸币时代,银行的业务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银行这个铁饭碗预计在10年内将会大范围裁员!
客服:前台、接线员、售货员、导购
"普通话请按 1,For English Press 2……"如果你接下来不按"0"(或"9")选人工,那么解决你的问题的都会是其他线路的机器.
宣判客服职位将要消失的观点,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甚至更早)就有了-- 毕竟,哪怕那时还没有什么先进的系统(比如自动贩售机、电视购物、云客服系统之类的),产品说明书和采购指南还是早就有的呀.未来这些个岗位也必然是首先被迫下岗的.
手艺人:铁匠、渔民、厨师、面包师、调酒师
早在 30 多年前,要靠手艺吃饭的职位数就被预测到了增长将越来越低于平均.
在庞大、标准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工商业系统面前,去实现某项工作,手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微乎其微.有了专门的捕捞船和电网,为什么还要用吊钩和渔网?尤其在揉面机、自动配方机、定时烤箱被发明出来之后,做个面包都不用人看着了.
但手艺人现在有另一个称谓--匠人,尽管工匠精神这个词也已经被用烂了.但你挡不住任何贴上 hand-made 标签的东西都更有吸引力了呀!
未来不管你会做什么,只有你能做,就能研究出来机器做,所以.....
还有以下这些岗位,不再一一讲解:
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分拣员、图书馆管理员、邮递员、保安
驾驶员:司机、飞行员
危险工种:救援人员、士兵、宇航员、科学实验人员
服务员:超市店员、收银员、点餐员、保洁员、加油员
医药业者:药剂师、手术助理、实验室助理、老人护理员
流水线工人、清洁工、印刷工人
如果上面有您的工作岗位建议您提早培养新技能:
可以从现在开始就培养自己另外的技能,不太容易被替代的技能,这样就算失去原有工作还能另谋生路.李开复认为:"一个很好的方向,其实就是一定要选机器不能做的事情."他建议那些50岁以上的人,可以转型做高端服务工作,而对于年轻人,则必须从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做自己最喜爱的事情,做有深度的事情,尤其是艺术,让机器无法替代.
一句话,未雨绸缪,不断增加自己的被动收入,尽可能的覆盖掉日常开支.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来让钱生钱,比如购买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国债、互联网理财等.就算失业了,收入也不会断.
本篇文章是有青岛达内培训为您呈现,希望给您带来更多更好的文章